2024-09-28 00:32:39 | 一一教育网
1、中山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
3、暨南大学
4、华南农业大学
5、华南师范大学
6、广东工业大学
7、深圳大学
8、南方科技大学
9、广州大学
10、汕头大学
11、东莞理工学院
12、广东财经大学
13、广东海洋大学
14、五邑大学
15、广东金融学院
1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17、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18、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19、韶关学院
2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1、韩山师范学院
22、肇庆学院
23、惠州学院
24、深圳技术大学
25、嘉应学院
26、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7、广州航海学院
28、岭南师范学院
29、南方医科大学
3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1、广州中医药大学
32、广州医科大学
33、广州美术学院
35、广州体育学院
36、广东警官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所以很多人踏入了考研大军的行列,内卷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说到考研就不得不提到 目标院校的选择,985和211等双一流院校是很多学子的奋斗目标,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正视自身的实力。除了985和211大学外,一些非双一流院校其实也很不错 ,因为我是广东人,对广东的高校比较了解,所以主要跟大家分析一下广东省的三所实力院校。
一、深圳大学
相信大家都知道大学是某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的母校吧!虽然早些年的深圳大学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它凭借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了一所一本院校,
为国家输送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有很多有实力的著名优秀校友。
所以说得俗气一点,深圳大学很有钱,又意味着奖学金种类齐全,奖学金多,研究领域广,科研成本投入高,而且近年来深圳发展快,也有更多的机遇。
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虽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不是双一流大学,为语言院校,在全国排名前三,有绝对的实力。 是很多本科是语言专业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的目标院校之一,在这里你可以接触到各种优秀的需要专家,也有参加各种翻译会议的锻炼机会。除了外语,外贸这方面在珠三角也很强,是很多五百强企业都认可的,毕业生的就业都很不错。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
我觉得中医博大精深,是我们的宝藏。众所周知,广东人特别注意养生,也很信中医。在专业上,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院士的肯定和支持。
研究成果也在很多临床试验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把中医推向世界。学校的附属医院在广东的口碑也很好。如果是你本科是中医专业,就读广州中医药大学一定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跟着一流的专家院士学习,不断深造,一定能帮助更多的人。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分享!
一一教育网(https://www.glyydy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华南师范大学是几本院校?的相关内容。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类院校。有法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汉语言文学、传播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建校89年。
学校介绍
华南师范大学(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简称“华南师大” ,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培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广东省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广州石牌、南海、广州大学城和汕尾4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025亩,校舍面积153万平方米,图书402万册;有全日制本科生在校26972人,硕士研究生9700人,博士研究生1213人,博士后在站275人,留学生578人。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5月,学校下设32个二级学院,拥有91个本科专业,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6日,学校有专任教师2577人,其中副高635人,正高674人,博硕生导师1227人,有博硕士学位2287人。现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5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7名,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7名。
人才培养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有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3个、省级校外实践基地3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3本;此外,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网络图书馆等机构均设在该校。
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地理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19个):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英语语言教育(师范)、体育教育、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西方美术史、国际贸易法、计算机辅助教育。
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学习论、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运动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教育心理学、自然地理学、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健美操、思修与法律基础、小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24门):美学、旅游文学作品选读、现代公司管理、漆艺基础、基础写作、点集拓扑、逻辑学、近代物理实验、教育传播学、教育学、化学教学论、无机化学、中国古代史、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态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课程与教学论、高等代数、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外国教育史、微生物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华南师范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
学科体系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含6个攀峰重点学科,14个优势重点学科和3个特色重点学科,共19个一级重点学科和4个二级重点学科);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学科;物理学、化学、数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材料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物理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技术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植物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心理学、体育学、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光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育)
学术交流
截至2021年4月,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学硕士录取率屡创新高。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入LHCb、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4个省部级高端智库平台。“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连续举办四届东南亚论坛,“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先后获批教育部、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与柬埔寨发展资源研究院合作申报的澜沧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获批通过。在柬埔寨、缅甸和印尼设立了3个海外研究基地。马来西亚研究生教学点完成招生并正式开学。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孔子学院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拥有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光信息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发平台示范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海外移民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备案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有1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30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智库、1个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等。 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此外,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华南足球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形象标识
校徽
华南师范大学校徽主体图案为三个“人”字的交叠,阐明“以人为本”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治学要义。主体图案结构严谨,点线相连,寓意教育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交叉和延伸”;色彩层次分明,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育人意义。
精神文化
校训
校训“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校训含义:70多年来,该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优良传统。承传南方大学“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共同铸就了该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
以上就是一一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考研院校中,有哪些非“985”、“211”的实力院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一一教育网:www.glyydyj.com重庆工商大学排名 2022年软科版全国排名第277,2022年校友会版全国排名第211。 重庆工商大学(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一所公办高校。 学校源出两脉,一脉为1952年创办的重庆机电工业学校,历经重庆机器工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重庆第二机器制造工业学校
同样是211大学,广西大学和海南大学哪一个更好? 广西和海南这两个省份很类似,两个省份都没有985大学,而广西大学和海南大学又都是各自省份的唯一一所211大学。对比广西大学和海南大学哪个学校更好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我们简单地看一下两个学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就能明显地看出这两所学校在考生心中的分量。 上图展示的是2019年两所学校文、理科在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总体上来看两所学校
中国有哪些高校的足球实力很强的? 哪个大学的足球水平高?“州长杯”上见!11月10日上午,由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联合主办的2019广东省“省长杯”少年足球联赛大学组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拉开帷幕。全省87所高校112支队伍3100多人分4组参赛,参赛高校、队伍、参赛人数创新高。来自广东省政府、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的领导以及广东省87所高校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华南理工大学
985工程学校(985工程学校校徽39所) 我国现在哪些学校为985工程学校 985院校共有39所,名单如下: 北京地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地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山东地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南京地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地区:浙江大学 上海地区: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
南昌理工学院新生宿舍环境 南昌理工学院新生宿舍环境 大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高考填报志愿时,南昌理工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空调吗是广大同学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南昌理工学院新生宿舍环境,希望大家喜欢。 1、南昌理工学院宿舍条件 学生宿舍 4-6人一间。学校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每间宿舍内分别建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浴间及独立阳台。 食堂
八所实力最强的211顶尖211大学有哪些 很多人对于211大学非常感兴趣,想知道顶尖的211大学有哪些,哪些211大学实力最强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八所实力堪比985的211大学 1、北京邮电大学 就现在的就业形势来说,北京邮电大学的人气还是比较高的。每年录取分数基本上都会超过很多的985院校,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学生对北京邮电大学拥有很浓厚的兴趣;该校的信息通信类专业实
二本大学排名 全国二本院校排名2009-06-2607:58代号院校名称理工类文史类 0060解放军理工大学555 2080上海师范大学541 2110武汉科技大学517 2240江西农业大学517501 244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544 2442徐州师范大学517500 2470西北师范大学518 2480河北科技大学529 2490河北师范大学517500 2500长江大
2022年设计类专业大学排名? 近日,很多考生来向小编咨询设计类专业有哪些院校,为此能让各位更好更清楚的设计类专业的院校,下面小编归纳整理了2022年设计类专业大学排名,仅供各位参考。2022年设计类专业大学排名: 1、设计类A+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2、设计类A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3、设计类A-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大学、湖南大学;4、设计类B+大学
2024-01-11 04:18:14
2024-01-06 17:35:14
2023-09-18 16:13:51
2023-09-20 09:27:03
2023-10-27 11:56:14
2024-03-04 15:40:53